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蓝孔雀;人工繁育;饲养技术;畜禽智能养殖系统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9632018Y0499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9-03-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西宁山雨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鉴字(2018)30号 | 评价单位: | 西宁生产力促进中心 | ||
评价日期: | 2018.07.12 | 评价证书号: | 鉴字(2018)30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玉女士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5885053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本项目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在高寒地区蓝孔雀养殖的孵化率和成活率得到更大的技术突破,并最终实现养殖产业化示范和推广。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改变传统的蓝孔雀饲养方式的同时利用科学的技术研究创新,最终研究出更适合高寒地区蓝孔雀生长的饲养技术,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本项目依据高原生态条件下蓝孔雀孵化率和成活率较低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对蓝孔雀饲养技术进行创新研究,来提高在青海高原的高海拔、寒冷、干燥、缺氧的环境下的蓝孔雀孵化率和成活率,挖掘西北部地区特定区域市场的潜在要求,并以生产促销,为企业创造新市场,延长企业产业链,扩大市场需求,培育适应青藏高原地区生长环境的产品。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部分,具体如下: 1、青海地区的地域特点是高海拔、干燥、低氧、寒冷,为使蓝孔雀在人工繁育下孵化率更高,研发小组对原有的孔雀孵化机进行改造升级,在孵化机中设计热风循环系统,使其蓝孔雀在冬季生活环境中保持恒温状态,将孵化率提高至88%,成活率提高至90%; 2、养殖禽舍内采用智能化养殖综合监控系统,并做到推广应用。基于物联网的畜禽智能养殖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围绕设施化畜禽养殖场生产和管理环节,通过智能传感器在线采集养殖场环境信息(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空气温湿度等),同时集成改造现有的养殖场环境控制设备,实现畜禽养殖的智能生产与科学管理。养殖人员可以通过手机、PDA、计算机等信息终端,实时掌握养殖禽舍环境信息,及时获取异常报警信息,并可以根据监测结果,远程控制相应设备,实现健康养殖、节能降耗的目的。 3、购买自动清粪设备,主要是为蓝孔雀高床式或阶梯式饲养而设计的纵向清粪系统,每台用于2-3列粪沟,刮粪板宽度按设计的粪沟尺寸而定,为此确保饲养孔雀的环境卫生质量,降低发病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