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救护;围网;长江江豚;饲养;繁育技术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360-18-2E260227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9-03-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安庆师范大学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评价单位: |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 |||
评价日期: | 2016.09.12 | 评价证书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玉女士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5885053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本项目系统性的研究了江豚围网救护设施的材料与结构、野外救护江豚涉及到的捕捞和运输方法、康复过程中涉及到的治疗和营养保健等技术,取得了以下成果: 1、设计专用深水围网(网目5 cm,网深8-18 m),首次应用于江豚救护与人工饲养,并成功地救护了2批次共5头长江江豚; 2、建立了一整套包括捕捞、运输、诊断、治疗、人工投喂适应以及后期营养康复的技术体系;采取人工投喂新鲜饵料鱼和活饵料鱼相结合的方式,在小水体自然环境中成功地保持了江豚野外捕食能力; 3、通过模拟建造江豚繁殖期栖息地自然环境,对深水围网中江豚繁殖技术进行了探索和创新,救护的江豚在围网内成功受孕、妊娠,并于2015年6月顺利生出一头小江豚,成为全国首例在围网救护并成功繁殖的案例,是江豚人工繁殖技术的又一次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