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生物技术 » 生物科学

甘肃干旱荒漠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荒漠植物;民勤沙;生物多样性;灌木;沙冬青种群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技术成熟度: 初期阶段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其他应用技术
成果登记号: / 资源采集日期: 10-3-15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技术水平: 国内领先
评价证书号: / 评价单位: 甘肃省科技厅
评价日期: 2009.06.23 评价证书号: /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不转让 推广形式: 其他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梁先生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3865324/18977114118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甘肃干旱荒漠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是全球环境基金GEF/OP12项目的子课题,实施期为2007年4月到2009年4月,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 完成了甘肃主要荒漠植物种质资源信息的采集和标准化整理   拍摄了400种典型沙旱生植物的形态学数字照片;完成了110种甘肃主要沙、旱生植物图文数据的撰写和编排,拟出版《甘肃主要沙旱生植物图鉴》一书;完成了民勤沙生植物园38种植物在一个生长季的物候观测记录;按照林木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的规范,累计完成甘肃荒漠主要林木种质资源护照信息456份,共性描述资料350份,个性描述50份,提交网络平台资源数量480份,初步实现了甘肃荒漠植物种质资源的网络化表达与信息共享。   2 进一步完善了民勤沙生植物园功能建设   对泡泡刺、黑果枸杞、蒙古韭、裸果木等19种甘肃荒漠植物在民勤沙生植物园成功进行了引种保护;解决了沙冬青的种子繁育技术;扩建了植物引种圃和松柏区,新建了滨藜属区和沙拐枣属区;采集植物标本200余种近1000份;完成了300多种植物种子的采收、净制、登记和入库。   3 研究了甘肃典型荒漠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特征   以民勤连古城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研究揭示了保护区植物群落的区系组成、结构类型、多样性等特征。该区共有种子植物30科116属198种,群落类型有典型灌木荒漠群系组、草原化灌木荒漠群系组、盐柴类半灌木小灌木荒漠群系组、多汁盐柴类半灌木小灌木荒漠群系组和典型灌木荒漠群系组。灌木荒漠群落中,优势种群或共优种群的重要值远远大于亚优势种群。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和静态生命曲线均呈现多样化。   4 研究了沙冬青天然种群的生态学特征   以阿拉善左旗和甘肃景泰县天然沙冬青种群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生境条件下沙冬青种群的分布格局和动态特征。沙冬青种群因生境异质性而表现出不同的生态格局和动态特征。在流动和半固定沙地上,种群呈均匀分布;在砾质沙地、冲积洪积坡地和古河床上,种群呈集群分布。种群密度按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砾质沙地交错带→冲积洪积砾质坡地次序依次减小。三种生境下的种群均出现严重断代现象,表现为老龄个体多,中、幼龄个体极少,种群缺乏后备资源的势态。   沙冬青种群也因坡向和坡位的不同而具有明显上不同的分布格局和动态特征。在阴坡和阳坡的中部和上部以及半阳坡的上部,种群呈均匀分布;在阴坡和阳坡的下部及半阳坡的中部和下部呈集群分布。在阳坡上,上部中龄个体占优势,中部不同龄级个体的数量相差不大,下部老龄和幼龄个体占优势,中龄个体较少;在阴坡上,上部中龄个体占绝对优势,中部幼龄个体数占绝对优势,下部老龄、中龄和幼龄的个体数量基本相当。这种时空格局表明,沙冬青种群在过去或近期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然更新和繁殖,但由于外界因素(人类活动)导致种群出现明显的断代现象,限制了种群发展。   本项目研究成果对于促进甘肃荒漠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成果名称: 甘肃干旱荒漠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关键词: 荒漠植物;民勤沙;生物多样性;灌木;沙冬青种群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一级分类名称: 生物科学
二级分类名称: 生物科学基础 三级分类名称: /
研究起止时间: 2007.04 至2009.04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其他应用技术
成果属性: 原始性创新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技术成熟度: 初期阶段 技术水平: 国内领先
研究形式: 独立研究 学科分类1: 180.99
单位名称: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学科分类2: /
中图分类号1: Q16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
中图分类号2: / 课题来源: 国际合作
应用行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 课题立项编号: TA4357(G)-gansu-2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16 评价单位: 甘肃省科技厅
评价形式: 鉴定 应用状态: 未应用
评价日期: 2009.06.23 转让范围: 不转让
评价证书号: / 推荐单位: /
推广形式: 其他 成果登记号: /
成果简介:

  “甘肃干旱荒漠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是全球环境基金GEF/OP12项目的子课题,实施期为2007年4月到2009年4月,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 完成了甘肃主要荒漠植物种质资源信息的采集和标准化整理   拍摄了400种典型沙旱生植物的形态学数字照片;完成了110种甘肃主要沙、旱生植物图文数据的撰写和编排,拟出版《甘肃主要沙旱生植物图鉴》一书;完成了民勤沙生植物园38种植物在一个生长季的物候观测记录;按照林木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的规范,累计完成甘肃荒漠主要林木种质资源护照信息456份,共性描述资料350份,个性描述50份,提交网络平台资源数量480份,初步实现了甘肃荒漠植物种质资源的网络化表达与信息共享。   2 进一步完善了民勤沙生植物园功能建设   对泡泡刺、黑果枸杞、蒙古韭、裸果木等19种甘肃荒漠植物在民勤沙生植物园成功进行了引种保护;解决了沙冬青的种子繁育技术;扩建了植物引种圃和松柏区,新建了滨藜属区和沙拐枣属区;采集植物标本200余种近1000份;完成了300多种植物种子的采收、净制、登记和入库。   3 研究了甘肃典型荒漠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特征   以民勤连古城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研究揭示了保护区植物群落的区系组成、结构类型、多样性等特征。该区共有种子植物30科116属198种,群落类型有典型灌木荒漠群系组、草原化灌木荒漠群系组、盐柴类半灌木小灌木荒漠群系组、多汁盐柴类半灌木小灌木荒漠群系组和典型灌木荒漠群系组。灌木荒漠群落中,优势种群或共优种群的重要值远远大于亚优势种群。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和静态生命曲线均呈现多样化。   4 研究了沙冬青天然种群的生态学特征   以阿拉善左旗和甘肃景泰县天然沙冬青种群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生境条件下沙冬青种群的分布格局和动态特征。沙冬青种群因生境异质性而表现出不同的生态格局和动态特征。在流动和半固定沙地上,种群呈均匀分布;在砾质沙地、冲积洪积坡地和古河床上,种群呈集群分布。种群密度按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砾质沙地交错带→冲积洪积砾质坡地次序依次减小。三种生境下的种群均出现严重断代现象,表现为老龄个体多,中、幼龄个体极少,种群缺乏后备资源的势态。   沙冬青种群也因坡向和坡位的不同而具有明显上不同的分布格局和动态特征。在阴坡和阳坡的中部和上部以及半阳坡的上部,种群呈均匀分布;在阴坡和阳坡的下部及半阳坡的中部和下部呈集群分布。在阳坡上,上部中龄个体占优势,中部不同龄级个体的数量相差不大,下部老龄和幼龄个体占优势,中龄个体较少;在阴坡上,上部中龄个体占绝对优势,中部幼龄个体数占绝对优势,下部老龄、中龄和幼龄的个体数量基本相当。这种时空格局表明,沙冬青种群在过去或近期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然更新和繁殖,但由于外界因素(人类活动)导致种群出现明显的断代现象,限制了种群发展。   本项目研究成果对于促进甘肃荒漠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联系人: / 成果登记日期: 09-7-3
联系人email: / 单位代码: 96200033
邮政编码222: 730070 联系人电话: 0931-7686822
单位传真: 0931-7686822 单位通讯地址: 兰州市北滨河西路390号
单位所在省市: 甘肃省 单位电话: 0931-7686822
转让收入(万元): 0 单位属性: 独立科研机构
合作完成单位: /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成果发布年份: 2009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尉秋实;王耀琳;李爱德;李昌龙;李得禄;李发明;何芳兰;丁钰;李治元 资源采集日期: 10-3-15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