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生物技术 » 生物科学

海南省椰心叶甲的微生物类天敌资源的调查及其作用研究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椰心叶甲;绿僵菌;海南省;防治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技术成熟度: 初期阶段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农业、生物新品种
成果登记号: 4602008Y0034 资源采集日期: 09-2-10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海南大学 技术水平: 国内领先
评价证书号: 琼科验字[2008]第28号 评价单位: 海南省科技厅
评价日期: 2008.04.16 评价证书号: 琼科验字[2008]第28号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允许出口 推广形式: 合作开发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梁先生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3865324/18977114118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椰心叶甲是世界性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2002年6月20日,海南省首次在琼山府城发现椰心叶甲,现已蔓延到琼山、海口、三亚、文昌、琼海、万宁、定安、陵水、屯昌、澄迈、保亭、儋州等11个县市,染虫面积46.9万亩,染虫棕榈科植物65万株,出现被危害状的有52.99万株。为了了解海南寄生椰心叶甲绿僵菌的资源情况,开展了本项目的研究。《海南省椰心叶甲微生物类天敌资源调查及作用研究》,项目为2005年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指导性项目,项目编号80518。 项目调查了海南几个县市自然状态下绿僵菌寄生椰心叶甲的情况,从采集的僵虫上分离培养了绿僵菌,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了分类地位的确认和室内的杀虫剂效果评价。经过本项目的研究,发现海南本土自然状态下有绿僵菌感染椰心叶甲的情况,所调查的9个市县都有寄生现象;已从海南本土自然感染的椰心叶甲上分离出8个地方的菌株共34株(同一地点的不同虫上的菌为一菌株),说明海南本土存在椰心叶甲的绿僵菌类天敌资源。经过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确认是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已明确这些绿僵菌的分类地位;通过杀虫效果测定发现这些绿僵菌对椰心叶甲的三种虫态都有很好的防效,尤其是对幼虫致死率达90%以上,已明确它们具有很好的大田防治椰心叶甲的潜力。这些研究工作为绿僵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并为海南椰心叶甲的无公害防治、降低防治成本,增加防治途径方面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验支持。目前,椰心叶甲在海南染虫面积已达50多万亩,染虫植株几十万株,主要采用挂药包和放寄生蜂的方法进行防治,防治费用高,每株防治费用要几十元。几十万株棕榈科植物如果采用农药或寄生蜂防治法,得几千万元的经费。农药的使用还得污染大面积的环境。如果采用本项目分离筛选出的绿僵菌防治,防治费用降大大降低,每株的费用将在1元以下,而且对环境无害。死后的虫又将成为新的感染源,这样对椰心叶甲起持续的控制作用,不仅当年有效,多年以后仍然有效。在海南以生态旅游为主要经济支撑的今天,采用无公害的手段保护椰子树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目前所做的工作仅限于室内杀虫试验,室内效果非常好,还需作进一步的大田试验的后续研究,包括:剂型的研制、大田杀虫效果、施放方式方法、施放的最佳气候、气象条件等。在获得后续研究结果后可做推广应用。

成果名称: 海南省椰心叶甲的微生物类天敌资源的调查及其作用研究 关键词: 椰心叶甲;绿僵菌;海南省;防治
成果类别: 应用技术 一级分类名称: 生物科学
二级分类名称: 植物学 三级分类名称: /
研究起止时间: 2005.12 至2007.12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农业、生物新品种
成果属性: 原始性创新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技术成熟度: 初期阶段 技术水平: 国内领先
研究形式: 独立研究 学科分类1: 180.51
单位名称: 海南大学 学科分类2: 180.57
中图分类号1: Q949.327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农业
中图分类号2: Q959.229.9 课题来源: 部门基金
应用行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 课题立项编号: 80518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1 评价单位: 海南省科技厅
评价形式: 验收 应用状态: 未应用
评价日期: 2008.04.16 转让范围: 允许出口
评价证书号: 琼科验字[2008]第28号 推荐单位: 海南大学
推广形式: 合作开发 成果登记号: 4602008Y0034
成果简介:

椰心叶甲是世界性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2002年6月20日,海南省首次在琼山府城发现椰心叶甲,现已蔓延到琼山、海口、三亚、文昌、琼海、万宁、定安、陵水、屯昌、澄迈、保亭、儋州等11个县市,染虫面积46.9万亩,染虫棕榈科植物65万株,出现被危害状的有52.99万株。为了了解海南寄生椰心叶甲绿僵菌的资源情况,开展了本项目的研究。《海南省椰心叶甲微生物类天敌资源调查及作用研究》,项目为2005年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指导性项目,项目编号80518。 项目调查了海南几个县市自然状态下绿僵菌寄生椰心叶甲的情况,从采集的僵虫上分离培养了绿僵菌,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了分类地位的确认和室内的杀虫剂效果评价。经过本项目的研究,发现海南本土自然状态下有绿僵菌感染椰心叶甲的情况,所调查的9个市县都有寄生现象;已从海南本土自然感染的椰心叶甲上分离出8个地方的菌株共34株(同一地点的不同虫上的菌为一菌株),说明海南本土存在椰心叶甲的绿僵菌类天敌资源。经过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确认是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已明确这些绿僵菌的分类地位;通过杀虫效果测定发现这些绿僵菌对椰心叶甲的三种虫态都有很好的防效,尤其是对幼虫致死率达90%以上,已明确它们具有很好的大田防治椰心叶甲的潜力。这些研究工作为绿僵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并为海南椰心叶甲的无公害防治、降低防治成本,增加防治途径方面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验支持。目前,椰心叶甲在海南染虫面积已达50多万亩,染虫植株几十万株,主要采用挂药包和放寄生蜂的方法进行防治,防治费用高,每株防治费用要几十元。几十万株棕榈科植物如果采用农药或寄生蜂防治法,得几千万元的经费。农药的使用还得污染大面积的环境。如果采用本项目分离筛选出的绿僵菌防治,防治费用降大大降低,每株的费用将在1元以下,而且对环境无害。死后的虫又将成为新的感染源,这样对椰心叶甲起持续的控制作用,不仅当年有效,多年以后仍然有效。在海南以生态旅游为主要经济支撑的今天,采用无公害的手段保护椰子树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目前所做的工作仅限于室内杀虫试验,室内效果非常好,还需作进一步的大田试验的后续研究,包括:剂型的研制、大田杀虫效果、施放方式方法、施放的最佳气候、气象条件等。在获得后续研究结果后可做推广应用。

联系人: 初华丽 成果登记日期: 08-8-6
联系人email: kysbch@163.com 单位代码: 94600002
邮政编码222: 570228 联系人电话: 0898-66279010
单位传真: / 单位通讯地址: 海南省海口市海甸岛人民大道58号
单位所在省市: 海南省 单位电话: 0898-66279010;66293351
转让收入(万元): 0 单位属性: 大专院校
合作完成单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成果发布年份: 2008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谭志琼;张荣意;张雯龙;吕宝乾;刘美珍;刘向国;刘宪宝;苛海丽;盛小斌 资源采集日期: 09-2-10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