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遥感技术;物联网;大数据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2018F653Y003062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9-04-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安徽易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评价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 |||
评价日期: | 2018.04.28 | 评价证书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玉女士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5885053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1、课题来源与背景: 2015年,我国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1亿公顷,比2014年增加0.01亿公顷,增长1.1%。全国粮食总产量为6.2亿吨,比2014年增加0.1亿吨,增长2.7%,其中水稻播种面积为0.3亿公顷,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26.7%,但比2014年减少96万公顷,产量为2.1亿吨,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3.5%,目前我国粮食供给基本能够满足内需。但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15年修订版人口展望报告,截止2105年年中,全球人口总量达到73亿,在过去的12年中增长了10亿人口,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7亿。因此,如何在2050年以前用有限的土地、水和养分资源继续生产出足够粮食保障15-16亿人口的粮食安全,同时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遥感技术作为一门先进的实用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农业是遥感技术应用最重要和广泛的领域之一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向集约化方向转变,作物生产过程中对空间信息,特别是对动态、大范围、快速、无损地获取地物信息的特点,农业遥感大数据迅猛的发展能够为农业生产过程提供必要的信息和知识支持。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四化”同步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国务院、国家各部委和领导都对农业现代化和发展农业大数据提出了明确指示,并出台了重要文件。《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都指出将加快农业遥感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业遥感技术应用。因此开展本项目为我国农业供给侧的改革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意义。 2、技术原理和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农业遥感大数据平台研发项目是依据遥感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3、技术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农业遥感大数据平台研发项目主要利用国内外高分辨的商业卫星,开展田块智能测算、种植结构识别,土地变化识别、作物生长参数反演、作物营养诊断、作物病虫害监测、产量估测应用与服务。作物生长参数反演主要是当季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结合辐射传输模型(ProSAIL)生成海量的光谱信息和作物农学参数一一对应的多维度数据库,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并使用阿里云计算技术,计算出作物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叶倾角、叶面积等农学参数,准确的对农作物的长势进行监测;作物营养诊断主要是利用氮营养指数(NNI)等指标来判断作物体内的氮素营养状况。利用气象数据、地形数据和遥感估测的作物农学参数,通过倒伏预测模型进行深度的学习,及时发现倒伏可能出现的可能性,形成倒伏风险等级专题地图。在生长后期,通过卫星数据利用光谱信息和纹理信息,采用决策分类树的方法测算出具体的倒伏区域面积,为农业保险理赔提供商业数据来源。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该项目目前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适用范围是农业、国土、资源与环境等领域,安全性可靠。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该项目应用在金寨县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 6、成果简介 该项目目前还在进行中,包括气象数据、土壤数据、种植管理数据和作物品种数据。我司研发一套便携式农业四情(苗情、虫情、墒情、灾情)监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