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现代农业 » 农业信息技术

甘肃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农村信息化;流通机制;信息需求与消费
成果类别: 技术成熟度: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登记号: 9622018R0021 资源采集日期: 2018-10-15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兰州财经大学 技术水平:
评价证书号: 评价单位: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
评价日期: 评价证书号: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推广形式: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玉女士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5885053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课题系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软科学专项,项目名称为《甘肃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504ZKCA013-6。   2、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一是结合案例分析对甘肃省农村信息化有效需求进行分析和挖掘,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帮扶政策的制订提供政策参考和决策依据;二是从供给侧通过样本调查和对比分析对甘肃省农村信息化供给主体和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因素进行分析,探索多元化的农村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模式和有偿服务模式的创建思路和对策;三是结合甘肃省农村信息化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分析和探索性研究对甘肃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模式和障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构建“需求导向下甘肃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及对策体系”,为甘肃省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3、技术原理   首先,本课题通过大量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式和方法对当前甘肃省农村各领域信息化的应用情况、供给和流动机制、流通效率等方面的情况做一个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其次,通过案例分析结合面状调查的方式对微观市场主体的信息化需求和潜在需求进行分析,其中借助“多重线性回归”和“多分类有序LOGIT模型”、“TOPSIS”法等现代计量经济手段对微观主体的信息化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多元化的农村信息化供给模式和农村信息化有偿服务模式创建的思路,最终构建“甘肃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及对策体系”。   4、创造性与先进性。   (1)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业问题专家认为农村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具有强烈的纯公共产品特征,其供给模式应该遵循着排斥市场机制而完全依赖政府提供的模式,而本研究通过大量调研发现目前地方基层政府已无法满足广大农村蓬勃发展的电商、微商等新型市场主体的差别化、个性化、动态化的信息化需求,农村信息化需求不可能完全通过政府统一提供的模式来满足;此外目前我国农村领域信息化供给方面存在大量的低效率现象,而本研究力图寻找其原因和机理,并探索多元化的农村信息化供给模式和有偿服务模式创建的思路和对策,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2)通过本课题大量前期研究,发现目前甘肃省乃至全国农村和基层政府领域在农业农村信息查询和流通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例如甘肃省农村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自上而下的信息查询机制相对顺畅而自下而上的信息查询机制不健全;自下而上的信息流通机制相对顺畅而自上而下的信息流通机制不完善,此观点和结论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具有一定创新性。   (3)研究方法的创新。①社会调查法:采用填写问卷和结构式访问的方式针对取自总体的样本进行调查和询问,并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社会群体或某一特定人群的行为方式、特征和规律。②在差别化、个性化信息需求以及农村信息化有效需求分析时采用多元回归、TOPSIS法、探索性因子分析、多分类有序LOGIT模型估计等定量分析的方法,而在理论分析和对策分析中较多的采用了定性分析法。   
成果名称: 甘肃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 农村信息化;流通机制;信息需求与消费
成果类别: 一级分类名称: 农业信息技术
二级分类名称: 农村信息化 三级分类名称:
研究起止时间: 2015.10 至2017.12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属性: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技术成熟度: 技术水平:
研究形式: 学科分类1:
单位名称: 兰州财经大学 学科分类2:
中图分类号1: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中图分类号2: 课题来源:
应用行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课题立项编号: 1504ZKCA013-6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5.00 评价单位: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
评价形式: 应用状态:
评价日期: 转让范围:
评价证书号: 推荐单位: 兰州财经大学
推广形式: 成果登记号: 9622018R0021
成果简介:   1、课题来源与背景。本课题系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软科学专项,项目名称为《甘肃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504ZKCA013-6。   2、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一是结合案例分析对甘肃省农村信息化有效需求进行分析和挖掘,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帮扶政策的制订提供政策参考和决策依据;二是从供给侧通过样本调查和对比分析对甘肃省农村信息化供给主体和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因素进行分析,探索多元化的农村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模式和有偿服务模式的创建思路和对策;三是结合甘肃省农村信息化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分析和探索性研究对甘肃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模式和障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构建“需求导向下甘肃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及对策体系”,为甘肃省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3、技术原理   首先,本课题通过大量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式和方法对当前甘肃省农村各领域信息化的应用情况、供给和流动机制、流通效率等方面的情况做一个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其次,通过案例分析结合面状调查的方式对微观市场主体的信息化需求和潜在需求进行分析,其中借助“多重线性回归”和“多分类有序LOGIT模型”、“TOPSIS”法等现代计量经济手段对微观主体的信息化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多元化的农村信息化供给模式和农村信息化有偿服务模式创建的思路,最终构建“甘肃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及对策体系”。   4、创造性与先进性。   (1)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业问题专家认为农村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具有强烈的纯公共产品特征,其供给模式应该遵循着排斥市场机制而完全依赖政府提供的模式,而本研究通过大量调研发现目前地方基层政府已无法满足广大农村蓬勃发展的电商、微商等新型市场主体的差别化、个性化、动态化的信息化需求,农村信息化需求不可能完全通过政府统一提供的模式来满足;此外目前我国农村领域信息化供给方面存在大量的低效率现象,而本研究力图寻找其原因和机理,并探索多元化的农村信息化供给模式和有偿服务模式创建的思路和对策,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2)通过本课题大量前期研究,发现目前甘肃省乃至全国农村和基层政府领域在农业农村信息查询和流通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例如甘肃省农村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自上而下的信息查询机制相对顺畅而自下而上的信息查询机制不健全;自下而上的信息流通机制相对顺畅而自上而下的信息流通机制不完善,此观点和结论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具有一定创新性。   (3)研究方法的创新。①社会调查法:采用填写问卷和结构式访问的方式针对取自总体的样本进行调查和询问,并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社会群体或某一特定人群的行为方式、特征和规律。②在差别化、个性化信息需求以及农村信息化有效需求分析时采用多元回归、TOPSIS法、探索性因子分析、多分类有序LOGIT模型估计等定量分析的方法,而在理论分析和对策分析中较多的采用了定性分析法。   
联系人: 石志恒 成果登记日期: 2018-04-01
联系人email: shzhh@lzufe.edu.cn 单位代码: 96202266
邮政编码222: 730020 联系人电话: 13919026316
单位传真: 0931-5252017 单位通讯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496号(段家滩校区)
单位所在省市: 单位电话: 18919001008;13919065285
转让收入(万元): 0 单位属性:
合作完成单位: 甘肃省农业信息中心;甘肃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成果发布年份: 2018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石志恒;秦来寿;张丽;孙艳;苑莉;郑文君;晋荣荣 资源采集日期: 2018-10-15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