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粮食生产;宁夏;经济效益;农户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9642018R188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9-04-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评价单位: |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咨询评估中心 | |||
评价日期: | 2018.12.19 | 评价证书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玉女士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5885053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1课题来源:宁夏农林科学院2016年科技创新先导资金基础研究项目(NKYJ-16-14)。 2、课题背景:近年来,由于粮食生产经济效益不断走低,我区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出现下降。由于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存在着严重的隐忧。提高粮食生产经济效益,是保证粮食生产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关键。如何提高粮食生产经济效益,鼓励粮农多种粮食、种好粮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宁夏农林科学院立项支持该课题的研究。 3、研究目的与意义:要提高粮食生产经济效益,需要回答一系列问题:我区优质粮食生产、加工以及市场供需状况如何?我区粮食区域比较优势、比较效益的态势及背后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我区未来粮食种植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应如何调整和发展,才能提高粮食产业整体效益?如何合理引导农户种植行为以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和对策才能提高我区粮食生产经济效益,保障我区粮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粮食安全?这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尚没有较为系统、详细的调查研究。对宁夏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及发展战略开展研究,对引导农民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收入,提高种粮积极性,确保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对制定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粮食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式转变,对有关政府部门制定粮食产业扶持政策,对种粮农户生产决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4、主要论点与论据:(1)通过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利用统计数据,计算出了宁夏2005年至2014年水稻、小麦、玉米、薯类及豆类等粮食作物在国内的比较优势指数以及全区19个市县区主要农作物8年来的比较优势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宁夏水稻生产在国内不具有规模优势,但单产高、品质好,具有效率优势;宁夏小麦生产在国内不具有比较优势,且比较优势指数呈下降趋势;宁夏玉米生产在国内具有效率优势和综合优势;(2)依据2002~2016年全国及宁夏粮食、蔬菜、苹果种植成本收益数据,运用主成分回归、多元回归及边际收益分析等方法,对宁夏3种农产品生产的收益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单价提高是粮食与蔬菜比较效益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物质与服务费用提高是粮食与蔬菜、苹果比较效益差距拉大的原因之一,人工成本提高是粮食与苹果比较效益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3)在调研的基础上,利用统计数据和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数据,分析研究了2005年以来宁夏主要粮食作物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的演变及调整。探讨了演变的原因及后果。针对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生产布局及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①小麦:保住底线,培育良种、提高单产、节本增效,重点恢复和提高引黄灌区小麦的比较优势和比较效益。②玉米:短期压缩面积;长期继续保持和提高原有的比较优势和比较效益,布局重心逐步向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转移。③水稻: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品质和比较效益。④薯类:布局以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为重点,提高单产,提升比较优势和竞争力。(4)对我区农户粮食种植选择行为进行问卷调查:走访7个市县近30个乡镇40多个村,访谈100户农户,完成调查问卷95份。调查厘清了目前粮食生产在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不同农民对待粮食生产的态度、下一步会采取的行动。结果表明: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年龄偏大;农户对种粮的满意度与种粮收益及其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有着直接关系;粮食种植已成为农民的兼业或副业行为;身体健康状况对农户种粮意愿及选择行为有很大影响;对种粮潜在不满意的农户占比很高。(5)提出了宁夏粮食生产发展战略。 5、创见与创新:(1)厘清了宁夏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及马铃薯等在全国范围内及在宁夏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与全国平均水平、与本地蔬菜、苹果之间的比较效益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出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品种结构优化调整策略提供了依据。(2)厘清了宁夏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品种结构演变的过程、原因、演变的效果和后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区域布局、品种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3)调查清楚了目前粮食生产在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影响普通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种粮意愿、种粮选择行为的因素,弄清了不同农民对待粮食生产的态度、下一步会采取的行动,对今后粮食生产将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6、社会经济效益:论文被下载125次,引用2次。两篇调研报告和两篇政策建议分别上报本院领导、科研处和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水利厅。课题研究报告赠送自治区农口部门有关领导和专家,获得高度赞赏和评价。平罗县实民粮油有限公司等粮食加工企业在生产决策中应用了本研究成果,并给予高度评价。通过与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进行交流和讲解,对许多农户和企业生产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取得较好社会效益。 7、存在问题:数据没有更新到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