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9512018Y1311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9-04-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广元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川农科(评价)字[2018]第3号 | 评价单位: | 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 | ||
评价日期: | 2018.03.24 | 评价证书号: | 川农科(评价)字[2018]第3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玉女士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5885053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最大考验”。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源头在农业,关键是投入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抓好农产品源头综合治理和品牌塑造,构建“产”“管”并重长效机制,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 2014年底至今,课题组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突出问题导向,开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和四个系统(移动巡检、农资条码、质量追溯、标准查询),架构了系统设计参数和技术方案,确立了“三入三化·智慧监管”模式,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信息化监管,取得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1项,从剑阁县试点并全面推广应用。仅广元市2017年就入网各类信息222734条,基本实现在线可视、可判、可控、可推,有力地提升了基层监管效能,增强了农产品市场消费信心,在互联网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深度融合上进行了成功实践。 该项目技术成熟、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先后推广到省内外12个单位或地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对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助力质量兴农、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应用前景。 一、成果概况。 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普遍存在监管面广、监管点多而分散、监管过程主观粗放、监管人员缺乏以及监管手段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四川是农业大省,2017年我省第一产业增加值达4282.8亿元,占比达11.6%。如何从源头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是我省面临的重要挑战。基于以上背景,广元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以广元市被省政府认定为全省首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为契机,联合北京达邦食安科技有限公司、成都金雅图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元市农业信息服务中心,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遵照“质量兴农、效益优先”的大方向,基于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创新研究并进行了应用推广,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网格化移动监管研究。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创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移动监管模式,开发了生产基地定位备案系统、质量安全巡查督导系统。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研究。采用B/S结构和集中数据存储、J2EE技术、多层结构的系统体系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协作平台,开发了监测分析系统和综合管理系统。 (三)农资条码销售研究。通过对农资经营主体、农资公司、农户、农资监管部门等走访调研,摸清了农资监管市场现状与问题,形成了农资经营市场准备案体系和农资销售追溯体系。 (四)农业标准信息研究。研究提出了农业标准分类体系,电子化整理和分析了现行农产品标准计划和发布信息,构建了农产品标准指标基础数据库。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研究。利用物联网、计算机、网络通信、数据库等技术,搭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平台,利用传感器、重大农事活动数据采集板和点触笔、养殖基地视频监控设备等实现数据的自动准确采集,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结果,并在土鸡、鱼和生食蔬菜方面进行了应用研究。 二、技术水平 (一)成果在国内首创了监管人员入户、监管设备入场、监管信息入网和监管履职网格化、监管过程透明化、监管评价实时化的“三入三化·智慧监管”模式,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区域、全流程、可追溯监管。创新性和实用性显著。 (二)成果平台基于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创建了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现场监管标准操作程序(SOP);研发了具有52个维度统计分析功能的风险监测系统和农业投入品溯源监管服务系统;建成了具有动态预警功能、覆盖1411个种类的农产品标准数据库;开发了种植、畜禽和水产养殖的全产业链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和“O2O+B2B2C+C2B”特色农产品品牌营销体系。保障了高效率、规范化、精准化监管。 (三)成果获计算机软件登记证书11件;参编专著1部。 三、效益分析 成果在全国多地推广应用,推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由主观向客观、粗放向精准、被动向主动、事后向事前的转变,显著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得到了国家、省部级领导高度肯定。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四、风险评估 本研究在推广应用中不存在系统架构问题,主要缺乏基层运用人才,特别是基层监管人员不稳、综合素质不高、其他业务工作繁重等影响,整个系统未满负荷应用,特别是质量追溯上,要实现“我要追溯”的自觉行动还需较长时间。 改进意见。继续加强智慧监管平台的研究,扩大成果的应用转化;根据国家政策的要求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及时修订并完善推广智慧监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