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现代农业 » 农业经济

四川主要粮油作物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示范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粮油作物;机械化生产;油菜籽;水稻;农业机械化科技水平
成果类别: 技术成熟度: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登记号: 9512018Y1021 资源采集日期: 2019-04-15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技术水平:
评价证书号: 评价单位: 四川省科技厅
评价日期: 2016.12.27 评价证书号: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推广形式: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玉女士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5885053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1、课题来源与内容概述   本项目为2013年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的目标任务主要是针对四川丘陵地区主要粮油作物--水稻、油菜生产的特点,研究育插秧技术,选型适用装备,研制开发丘区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油菜精量播种机、油菜联合收割机和油菜籽干燥机,全面提高四川丘陵区粮油生产的农业机械化科技水平、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解决制约四川主要粮油作物生产的关键瓶颈技术及设备需求,从而实现粮食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达到粮油高产稳产目标,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   2、项目技术原理和项目技术成果   坚持科技资源整合、技术集成创新的方针,实行产、学、研、推相结合,在利用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所积累的科研成果基础上,广泛调研目前国内外的相关技术及机型,选型对比试验及优化、改进提升、样机试制和区域适应性试验,形成性能优越的机型及产品,满足四川丘陵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需求;完善产品推广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促进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   主要项目技术成果:   (1)完成了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研究和插秧机选型,优选插秧机3台(套),形成丘区育插秧生产模式2套,编制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程1套。   (2)研制成功GY4L-0.9和GY4L-1.0型丘区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2BS-3型油菜精量播种机、4LZY-2.0S型油菜联合收割机、WCKZ-40C型油菜籽烘干机等专用设备5台(套),形成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4项。项目产品经法定机构检测,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项目任务书要求。   (3)项目实施期间取得省级科学技术鉴定成果2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表论文6篇,制定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企业标准1项,编制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程1套,获得农机推广鉴定证书4项。   3、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创新性   本项目开发的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采用防稻草缠绕技术,在行走轮前设置引导板和导流机构,组成行走轮防稻草缠绕装置,有效的防护收割机行走中稻谷根杆缠绕行走轮的现象;同时采用脱离、清选、输送一体化技术,将清余后的籽粒通过脱粒箱下部输粮链条、动力链轮输送到包装袋,装置结构合理紧凑,实现脱离、清选、输送多功能于一体,消除了排草堵塞现象,收割可靠性高。   该项目还对油菜精量播种技术进行创新,采用中心强推原理,对油菜精量条播进行改进,模仿穴播原理,使油菜籽从充种过程到排种过程,减少伤种率,提高了充种可靠性和排种精度,改善了油菜籽在播种行的分布均匀性。   同时项目开发的油菜精量播种机匹配带转向功能的微耕机,控制播种机的体积和结构重量,实现机器轻小化,降低油耗,减少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特别是达到排种精度高、种子破碎率低、操作轻松、拆装方便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以及项目开发的油菜联合收割机设置分选筛机构振幅调节装置,使其在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的油菜成熟度时,通过增减振幅使其有较好的筛分清选效果,提高了联合收割机对成熟度和阴雾天气的适应性。   其中该项目开发的油菜籽干燥机采用间接加热干燥技术,烟气和干燥室隔离,煤烟不接触物料,无污染,具有受热均匀、速度可连续调节的特点密闭性好、不漏料等特点,在干燥滚筒内设置抄板装置,对油菜籽进行翻动,提高物料干燥均匀性和湿空气的排出顺畅性。   4、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项目产品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11000台套,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油菜精量播种机、油菜联合收割机和油菜籽烘干机已在省内德阳、简阳、新都等地示范应用,用户反映较好。本项目针对四川丘陵地区主要粮油作物的生产特点,研究开发了一些关键环节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及装备,全面提高了四川丘陵区粮油生产的农业机械化科技水平、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为实现四川主要粮油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希望能加快农机装备推广应用,促进农机农艺有机融合,全面推进四川主要粮油作物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达到粮油高产稳产目标,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   
成果名称: 四川主要粮油作物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示范 关键词: 粮油作物;机械化生产;油菜籽;水稻;农业机械化科技水平
成果类别: 一级分类名称: 农业经济
二级分类名称: 三级分类名称:
研究起止时间: 2013.06 至2015.12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属性: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技术成熟度: 技术水平:
研究形式: 学科分类1:
单位名称: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学科分类2: 210.70
中图分类号1: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中图分类号2: S233 课题来源:
应用行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课题立项编号: 2013NZ0023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172.00 评价单位: 四川省科技厅
评价形式: 应用状态:
评价日期: 2016.12.27 转让范围:
评价证书号: 推荐单位: 四川省科技厅
推广形式: 成果登记号: 9512018Y1021
成果简介:   1、课题来源与内容概述   本项目为2013年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的目标任务主要是针对四川丘陵地区主要粮油作物--水稻、油菜生产的特点,研究育插秧技术,选型适用装备,研制开发丘区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油菜精量播种机、油菜联合收割机和油菜籽干燥机,全面提高四川丘陵区粮油生产的农业机械化科技水平、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解决制约四川主要粮油作物生产的关键瓶颈技术及设备需求,从而实现粮食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达到粮油高产稳产目标,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   2、项目技术原理和项目技术成果   坚持科技资源整合、技术集成创新的方针,实行产、学、研、推相结合,在利用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所积累的科研成果基础上,广泛调研目前国内外的相关技术及机型,选型对比试验及优化、改进提升、样机试制和区域适应性试验,形成性能优越的机型及产品,满足四川丘陵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需求;完善产品推广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促进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   主要项目技术成果:   (1)完成了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研究和插秧机选型,优选插秧机3台(套),形成丘区育插秧生产模式2套,编制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程1套。   (2)研制成功GY4L-0.9和GY4L-1.0型丘区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2BS-3型油菜精量播种机、4LZY-2.0S型油菜联合收割机、WCKZ-40C型油菜籽烘干机等专用设备5台(套),形成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4项。项目产品经法定机构检测,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项目任务书要求。   (3)项目实施期间取得省级科学技术鉴定成果2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表论文6篇,制定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企业标准1项,编制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程1套,获得农机推广鉴定证书4项。   3、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创新性   本项目开发的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采用防稻草缠绕技术,在行走轮前设置引导板和导流机构,组成行走轮防稻草缠绕装置,有效的防护收割机行走中稻谷根杆缠绕行走轮的现象;同时采用脱离、清选、输送一体化技术,将清余后的籽粒通过脱粒箱下部输粮链条、动力链轮输送到包装袋,装置结构合理紧凑,实现脱离、清选、输送多功能于一体,消除了排草堵塞现象,收割可靠性高。   该项目还对油菜精量播种技术进行创新,采用中心强推原理,对油菜精量条播进行改进,模仿穴播原理,使油菜籽从充种过程到排种过程,减少伤种率,提高了充种可靠性和排种精度,改善了油菜籽在播种行的分布均匀性。   同时项目开发的油菜精量播种机匹配带转向功能的微耕机,控制播种机的体积和结构重量,实现机器轻小化,降低油耗,减少操作人员劳动强度,特别是达到排种精度高、种子破碎率低、操作轻松、拆装方便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以及项目开发的油菜联合收割机设置分选筛机构振幅调节装置,使其在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的油菜成熟度时,通过增减振幅使其有较好的筛分清选效果,提高了联合收割机对成熟度和阴雾天气的适应性。   其中该项目开发的油菜籽干燥机采用间接加热干燥技术,烟气和干燥室隔离,煤烟不接触物料,无污染,具有受热均匀、速度可连续调节的特点密闭性好、不漏料等特点,在干燥滚筒内设置抄板装置,对油菜籽进行翻动,提高物料干燥均匀性和湿空气的排出顺畅性。   4、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项目产品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11000台套,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油菜精量播种机、油菜联合收割机和油菜籽烘干机已在省内德阳、简阳、新都等地示范应用,用户反映较好。本项目针对四川丘陵地区主要粮油作物的生产特点,研究开发了一些关键环节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及装备,全面提高了四川丘陵区粮油生产的农业机械化科技水平、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为实现四川主要粮油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希望能加快农机装备推广应用,促进农机农艺有机融合,全面推进四川主要粮油作物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达到粮油高产稳产目标,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   
联系人: 随顺涛 成果登记日期: 2018-03-02
联系人email: 单位代码: 95100961
邮政编码222: 610066 联系人电话: 13880827025
单位传真: 028-84514124 单位通讯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二环路东四段牛沙路5号
单位所在省市: 单位电话: 028-84514201
转让收入(万元): 0 单位属性:
合作完成单位: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刚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成果发布年份: 2018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蒋立茂;王鹏;黄廷友;邓佳;刘征明;刘小谭;易文裕;张勇刚;王志;曾祥平;刘定友;余满江;褚红春 资源采集日期: 2019-04-15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