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白芍;种植基地;产地加工 | |||||
成果类别: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2018F063Y001965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9-04-15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 | 技术水平: | |||
评价证书号: | 评价单位: | 安徽省科技厅 | |||
评价日期: | 2018.04.27 | 评价证书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玉女士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5885053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白芍来源于芍药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燥根,在药材市场上依据产地形成了亳白芍、杭白芍和川白芍3种道地品种,其中安徽亳州白芍栽培面积达18万亩,产量占全国白芍产量的75%以上。有“亳芍”之美称,以“产量大、色白、粉性足”而享誉全国。亳州白芍产量的大小、价格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决定着全国白芍总产量的欠丰、价格的波动和质量。目前,白芍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仍然存在白芍药材种植过程缺乏规范,采收缺乏规范,年限乱、季节乱,产地加工不规范,白芍饮片生产产业化程度低,白芍饮片炮制工艺不统一,白芍饮片质量评价体系待完善,白芍商品规格等级与质量相关性弱等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白芍饮片产业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为系统提升亳芍药材及饮片的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需要对亳芍生产全过程进行生产规范和标准的制订,以提升白芍饮片的科技水平,促进中药饮片产业的发展。 ②研究目的与意义:本项目以安徽中医药大学为技术依托,通过系统总结白芍现代研究成果与文献,从药材种子种苗开始,旨在研究建立白芍饮片从“田头”到“口头”全过程的工艺规范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提升白芍饮片的科技水平,促进中药饮片产业的发展。该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及省市政府对中药产业保护和鼓励的政策,对带动国内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产地加工的发展,提升全行业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饮片加工行业是一次技术创新,对中药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实际意义。加快了中药饮片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了我国中药饮片行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形成国内外领先的中药炮制产学研联合示范基地。 ③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项目研究并建立白芍种植和良种繁育技术规范,建立种子种苗基地;建立涵盖白芍种植全过程的标准规范体系和1000亩GAP种植基地;研究并建立白芍产地加工技术规范与质量控制标准,实现药材产地加工的规范化、规模化;研究并建立白芍饮片的炮制工艺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实现饮片产业化生产的规范化;研究并制定白芍饮片的等级标准以及药材与饮片包装及仓储质量控制标准和规范,通过对白芍采收期、加工方法、等级规格白芍饮片的比较研究,最终形成白芍饮片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有效提升白芍饮片质量。 ④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项目已建立白芍种植和良种繁育技术规范、白芍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质量标准、白芍饮片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操作规范(SOP)、麸炒白芍饮片、酒白芍饮片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制定了白芍药材等级标准,建立了白芍药材与饮片包装及仓储质量控制标准和规范。项目技术成熟。 ⑤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项目的实施,使企业年新增产值2000万元,年新增利税287万元。项目组以亳州道地药材白芍种植及产地加工与炮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系统整合白芍文献研究成果,按照现代中药饮片质量的有关要求,依据白芍产业化加工生产链,展开白芍药材及其饮片生产过程中种植、产地加工、包装、仓储及产品等级标准等相关环节的研究,研究建立白芍饮片从“田头”到“口头”全过程的工艺规范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提高白芍饮片行业的科技水平,促进中药饮片产业的发展。 ⑥历年获奖情况: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