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现代农业 » 农业经济

蒙城县肉牛产业提升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肉牛产业;生态健康养殖;肉食品安全
成果类别: 技术成熟度: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登记号: 2018F014Y000532 资源采集日期: 2019-04-15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蒙城县人民政府 技术水平:
评价证书号: 评价单位: 安徽省科技厅
评价日期: 2017.12.17 评价证书号: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推广形式:
已转让企业数(个): 69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玉女士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5885053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课题依托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针对蒙城县肉牛繁殖率、生产指标不高,疫病防控技术薄弱,生态健康养殖和肉食品安全有待加强等问题,在县科技局主导下,组织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安徽省东升食品有限公司、蒙城宏健食品有限公司等,协力攻关,开展《蒙城县肉牛产业提升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研究,于2014年7月-2016年6月实施完成。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一)技术原理:   1、建立肉牛良繁基地-----通过母牛同期发情、增排等技术----- 母牛易发情、易配种、易受孕、产健犊 ------ 产犊多 。   2、母牛、犊牛、育肥牛------ 给予绿色、安全饲草饲料-----科学搭配、绿色健康、防病健身、提高生长速度------数据管理、可追溯。   3、采用“传统肉制品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牛肉保鲜技术研究”等技术成果,通过“屠宰减菌技术”、“微冻保鲜技术”、“冷鲜肉精准控温冷却技术”等技术手段,提升鲜肉加工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   (二) 技术指标   1、平均每头母牛年产犊1.066头;18--20月龄肉牛出栏均重(活)665千克,平均屠宰率53.9%。   2、牛肉肉质鲜美,绿色、安全、健康。   三、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   (一)母牛繁殖及生产性能提升关键技术   1、率先运用独特激素组合应用技术替代母牛自然发情和单一催情,发情率高达97.16%,较对照组提高21.62%;受胎率91.2%,较对照组提高12.7%;双胎率提升至11.96%。   2、特有的杂交组合选育技术为有效提高肉牛产奶指标或产肉指标探索出可靠的实施方案及依据,一个繁殖周期内母牛头均产奶量提高18.5%,产肉率提高19.2%。   (二)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精粗搭配、自由采食与限饲搭配、植物秸秆与种草养牛搭配、合理饮水与健康饮水搭配,使肉牛的健康指标提高11.3%,生长速度提高9.8%,同品种肉质提高1-2个档次、单价提升1元/kg以上。头均增加效益1320元。   (三)食品加工技术   1、首次应用“屠宰减菌技术”、“微冻保鲜技术”、“冷鲜肉精准控温冷却技术”等技术手段,提升鲜肉加工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   2、同贮存条件下,冷鲜肉的鲜度延长20天以上,保质延长30-50天。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应用范围和安全性及应用情况   1、本项目技术已在全县230余家肉牛养殖场、户推广应用,全县新增优质母牛3650头,年均出栏优质肉牛增加1.28万头。肉牛产业年产值达7.08亿元,比项目实施前提高28.73%,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43.6%,其中肉牛产值占畜牧业产值比重22.3%。加工产值2.5亿元,纳税2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增长310元。   2、本技术已为成熟实用技术,无需苛刻的环境或条件,在规模养牛场均可实施,对养殖企业节支增效、促进农民就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散养户较难实施。   3、牛肉、食品加工技术可在原有肉牛屠宰、冷冻、加工条件的基础上稍加改造即可实施,费用不高,简介易行。   4、本项目技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安全可靠,应用前景广泛。   五、获奖情况   1、加工企业产品获得省“安徽名牌产品证书”、“省著名商标”;   2、列入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3、获授权专利2项、实质审查专利5项;   4、发表专题论文4篇。
成果名称: 蒙城县肉牛产业提升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关键词: 肉牛产业;生态健康养殖;肉食品安全
成果类别: 一级分类名称: 农业经济
二级分类名称: 三级分类名称:
研究起止时间: 2014.07 至2016.06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属性: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技术成熟度: 技术水平:
研究形式: 学科分类1:
单位名称: 蒙城县人民政府 学科分类2: 230.20
中图分类号1: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中图分类号2: S823.92 课题来源:
应用行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课题立项编号: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1877.95 评价单位: 安徽省科技厅
评价形式: 应用状态:
评价日期: 2017.12.17 转让范围:
评价证书号: 推荐单位: 亳州市科技局
推广形式: 成果登记号: 2018F014Y000532
成果简介: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课题依托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针对蒙城县肉牛繁殖率、生产指标不高,疫病防控技术薄弱,生态健康养殖和肉食品安全有待加强等问题,在县科技局主导下,组织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安徽省东升食品有限公司、蒙城宏健食品有限公司等,协力攻关,开展《蒙城县肉牛产业提升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研究,于2014年7月-2016年6月实施完成。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一)技术原理:   1、建立肉牛良繁基地-----通过母牛同期发情、增排等技术----- 母牛易发情、易配种、易受孕、产健犊 ------ 产犊多 。   2、母牛、犊牛、育肥牛------ 给予绿色、安全饲草饲料-----科学搭配、绿色健康、防病健身、提高生长速度------数据管理、可追溯。   3、采用“传统肉制品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牛肉保鲜技术研究”等技术成果,通过“屠宰减菌技术”、“微冻保鲜技术”、“冷鲜肉精准控温冷却技术”等技术手段,提升鲜肉加工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   (二) 技术指标   1、平均每头母牛年产犊1.066头;18--20月龄肉牛出栏均重(活)665千克,平均屠宰率53.9%。   2、牛肉肉质鲜美,绿色、安全、健康。   三、技术创造性与先进性   (一)母牛繁殖及生产性能提升关键技术   1、率先运用独特激素组合应用技术替代母牛自然发情和单一催情,发情率高达97.16%,较对照组提高21.62%;受胎率91.2%,较对照组提高12.7%;双胎率提升至11.96%。   2、特有的杂交组合选育技术为有效提高肉牛产奶指标或产肉指标探索出可靠的实施方案及依据,一个繁殖周期内母牛头均产奶量提高18.5%,产肉率提高19.2%。   (二)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精粗搭配、自由采食与限饲搭配、植物秸秆与种草养牛搭配、合理饮水与健康饮水搭配,使肉牛的健康指标提高11.3%,生长速度提高9.8%,同品种肉质提高1-2个档次、单价提升1元/kg以上。头均增加效益1320元。   (三)食品加工技术   1、首次应用“屠宰减菌技术”、“微冻保鲜技术”、“冷鲜肉精准控温冷却技术”等技术手段,提升鲜肉加工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   2、同贮存条件下,冷鲜肉的鲜度延长20天以上,保质延长30-50天。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应用范围和安全性及应用情况   1、本项目技术已在全县230余家肉牛养殖场、户推广应用,全县新增优质母牛3650头,年均出栏优质肉牛增加1.28万头。肉牛产业年产值达7.08亿元,比项目实施前提高28.73%,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43.6%,其中肉牛产值占畜牧业产值比重22.3%。加工产值2.5亿元,纳税2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增长310元。   2、本技术已为成熟实用技术,无需苛刻的环境或条件,在规模养牛场均可实施,对养殖企业节支增效、促进农民就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散养户较难实施。   3、牛肉、食品加工技术可在原有肉牛屠宰、冷冻、加工条件的基础上稍加改造即可实施,费用不高,简介易行。   4、本项目技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安全可靠,应用前景广泛。   五、获奖情况   1、加工企业产品获得省“安徽名牌产品证书”、“省著名商标”;   2、列入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3、获授权专利2项、实质审查专利5项;   4、发表专题论文4篇。
联系人: 傅春雨 成果登记日期: 2018-07-24
联系人email: 59769011@qq.com 单位代码: 93404844
邮政编码222: 233500 联系人电话: 13856819060
单位传真: 0558-7661618 单位通讯地址: 安徽省蒙城县周元西路146号
单位所在省市: 单位电话: 0558-7661618
转让收入(万元): 0 单位属性:
合作完成单位: 已转让企业数(个): 69
成果发布年份: 2018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王志耕;徐勇;胡锋;江胜;丁家科;梅林;薛秀恒;王菲菲;陈静;管伟;付海燕;张青春;徐敏;陈阳;于侠贞;张侠光;单洪海;汪永 资源采集日期: 2019-04-15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