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现代农业 » 农业经济

山西省科技体制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绩效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农业科技体制
成果类别: 技术成熟度: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登记号: 91420185036 资源采集日期: 2019-04-15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 技术水平:
评价证书号: SXSTR-2018-01`0078 评价单位: 山西省科技厅
评价日期: 2018.06.22 评价证书号: SXSTR-2018-01`0078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推广形式: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玉女士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5885053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近年来,山西省农业科技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同其他省份相比还存在着巨大差距。目前山西省科技支撑作用发挥不足,农业科技创新任务艰巨。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不足,农科教结合不紧密,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山西农业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基于“委托——代理”模式的科研项目问题,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缺乏合理化配置问题,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以及农业土地规模、生态资源条件、劳动力技术水平等禀赋都将成为未来农业科技进步的天然限制问题。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规模转化渠道中存在障碍,单个指标具有局限性,定性指标过于柔软弹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科技工程,是一个由政府部门、科研部门、生产部门、技术市场诸方面构成的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影响因素较多。   由于我国农业区域性比较强,不同地区使用的统计口径尚未统一,即使同一概念,因对其界定和理解存在差别,设置的指标处理数据方法不一。造成成果转化的统计数据在不同地区之间缺乏一致性和可比性,难以准确反映成果转化的客观情况。   农业生产的特点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结合的过程,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农业科技项目同样也存在不可预测的风险、反复无常的不确定性和实施过程的持续学习性,故而对农业科研项目管理不要只关注末端环节,前期环节和中期环节也同样重要。对农业科研项目管理过程进行绩效评价有利于从所有环节全面分析科研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该注意或者避免发生的事情,便于形成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进而有利于提高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   根据科研人员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的实际情况,将科研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分为立项阶段、实施阶段和验收阶段。立项阶段主要考查项目的必要性、经济性、可行性及风险性等;实施阶段主要考查项目的计划执行情况、成本控制情况等;验收阶段主要考查项目成果与立项要求符合性、经费使用情况、项目成果先进性、成果转化情况及产生的经济效益等。   农业科技成果能够成功转化对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具有不可估量的宝贵价值。对每一个农业科技转化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有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有利于当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助于当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因此在建立农业科技转化绩效评价指标时,要尽量避免静态评价、单方评价和终端评价的缺点,实行多方评价、全过程评价和动态评价,获取尽可能准确全面的评价信息,形成真实、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价报告,明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重大障碍,及时发现问题突破障碍,进一步推动山西农业科技事业更上一层楼。   该课题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综合法等方法,主要针对农业科技体制与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农业科研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结合山西省农业科技实际情况,提出了山西省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及科技发展路径和山西省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发展的保障措施。
成果名称: 山西省科技体制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关键词: 绩效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农业科技体制
成果类别: 一级分类名称: 农业经济
二级分类名称: 三级分类名称:
研究起止时间: 2016.08 至2018.06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属性: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技术成熟度: 技术水平:
研究形式: 学科分类1:
单位名称: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 学科分类2: 630.35
中图分类号1: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中图分类号2: G322.7 课题来源:
应用行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课题立项编号: 2016041009-6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2.00 评价单位: 山西省科技厅
评价形式: 应用状态:
评价日期: 2018.06.22 转让范围:
评价证书号: SXSTR-2018-01`0078 推荐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推广形式: 成果登记号: 91420185036
成果简介:   近年来,山西省农业科技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同其他省份相比还存在着巨大差距。目前山西省科技支撑作用发挥不足,农业科技创新任务艰巨。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不足,农科教结合不紧密,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山西农业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基于“委托——代理”模式的科研项目问题,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缺乏合理化配置问题,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以及农业土地规模、生态资源条件、劳动力技术水平等禀赋都将成为未来农业科技进步的天然限制问题。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规模转化渠道中存在障碍,单个指标具有局限性,定性指标过于柔软弹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科技工程,是一个由政府部门、科研部门、生产部门、技术市场诸方面构成的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影响因素较多。   由于我国农业区域性比较强,不同地区使用的统计口径尚未统一,即使同一概念,因对其界定和理解存在差别,设置的指标处理数据方法不一。造成成果转化的统计数据在不同地区之间缺乏一致性和可比性,难以准确反映成果转化的客观情况。   农业生产的特点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结合的过程,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农业科技项目同样也存在不可预测的风险、反复无常的不确定性和实施过程的持续学习性,故而对农业科研项目管理不要只关注末端环节,前期环节和中期环节也同样重要。对农业科研项目管理过程进行绩效评价有利于从所有环节全面分析科研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该注意或者避免发生的事情,便于形成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进而有利于提高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   根据科研人员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的实际情况,将科研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分为立项阶段、实施阶段和验收阶段。立项阶段主要考查项目的必要性、经济性、可行性及风险性等;实施阶段主要考查项目的计划执行情况、成本控制情况等;验收阶段主要考查项目成果与立项要求符合性、经费使用情况、项目成果先进性、成果转化情况及产生的经济效益等。   农业科技成果能够成功转化对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具有不可估量的宝贵价值。对每一个农业科技转化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有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有利于当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助于当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因此在建立农业科技转化绩效评价指标时,要尽量避免静态评价、单方评价和终端评价的缺点,实行多方评价、全过程评价和动态评价,获取尽可能准确全面的评价信息,形成真实、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价报告,明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重大障碍,及时发现问题突破障碍,进一步推动山西农业科技事业更上一层楼。   该课题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综合法等方法,主要针对农业科技体制与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农业科研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结合山西省农业科技实际情况,提出了山西省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及科技发展路径和山西省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发展的保障措施。
联系人: 秦作霞 成果登记日期: 2018-08-01
联系人email: 350628471@qq.com 单位代码: 91400038
邮政编码222: 030006 联系人电话: 13633445666
单位传真: 0351-7072852 单位通讯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4号
单位所在省市: 单位电话: 0351-7183126;7072852
转让收入(万元): 0 单位属性:
合作完成单位: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成果发布年份: 2018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张海生;邢亚静;王和平;吴聚兰;王军;关超;李方舟;张立生;张秀卿;李秀珍;古晓红;杨婷婷 资源采集日期: 2019-04-15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