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农业园区;新品种;选育 | |||||
成果类别: | 应用技术 | 技术成熟度: | 成熟应用阶段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其他应用技术 | |||
成果登记号: | 10010032 | 资源采集日期: | 11-2-20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技术水平: | 国内先进 | ||
评价证书号: | 台科评字[2010]第02号 | 评价单位: | 台州市科技局 | ||
评价日期: | 2010.08.28 | 评价证书号: | 台科评字[2010]第02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限国内转让 | 推广形式: | 合作开发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梁先生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3865324/18977114118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涉及面广,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随着社会进步,农业科技也由传统方法快速向高新技术提升,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涌现,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农业科技,追踪农业科技前沿,是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长期任务。2006年初,台州市农科院在总结分析当前和将来农业科技进步的同时,结合台州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自然地理特点及农业科技进步在台州的应用现状,提出“台州市新世纪高科技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并向台州市科技局申报立项,在现代农业园区运行机制和技术创新、新品种的选育、引进和生产示范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经过四年时间的园区建设,取得以下几点成果:在临海江南街道小溪村建立了设施较完备,功能较齐全,适合台州特点的集科研、示范、生产、推广为一体的产学研高科技现代农业园200余亩,其中中心示范园区面积100余亩,包括智能温室、连栋大棚,杂交水稻、蔬菜瓜果和小水果新品种示范展示区,以及无土栽培等新技术示范区等,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建园技术和运行机制,筛选出16个水稻新组合或新品种、12个优质蔬菜瓜果新品种、9个特色小水果新品种,并总结出适合台州的建园技术和栽培管理技术。 本项目在国内首次报道,根据园区的总体规划,设立园区新技术创新基金,相关科研人员申报并在相应的区域开展科学研究,项目负责人掌握经费的使用,对项目负总责。对项目进展较好,完成预期目标的,扶持申报省、市科研项目,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提升的农业园区项目管理运行机制、鼓励机制。首次研究报道基质配比是腐熟菇渣:河沙=1:1,再加占总体积10%的珍珠岩,混匀后加入腐熟膨化猪粪、三元复合肥、多菌灵堆制发酵,使用时用稀硝酸或磷酸调节pH值至6.5左右的温室水果黄瓜的盆钵有机基质栽培技术和油桃花后喷施氨基酸叶面肥、果实套袋的双重技术措施,提高油桃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文献报道。 经过四年的园区建设,在临海江南街道小溪村建立了设施较完备,功能较齐全,适合台州特点的集科研、示范、生产、推广为一体的产学研高科技现代农业园200余亩,其中中心示范园区面积100余亩,并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建园技术与运行机制,筛选出16个水稻新组合或新品种、12个优质蔬菜瓜果新品种、9个特色小水果新品种,并总结出适合台州的建园技术和栽培管理技术。课题不断努力探索和研究园区建设的内在规律,在确保园区建设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园区基础设施和科研条件建设平台,建成集新品种与新技术、科研与生产、示范与推广、科普与观赏为一体的农业高新园区,具有较明显的集成创新意义。通过新品种栽培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应用,培训种植大户、合作社社员及其他果农超过5000人次,水果蔬菜推广面积7000余亩,水稻推广面积47.78万亩,总经济效益达到6533.91万元。对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起到显著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