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服务电话:0771-5885053
您正在浏览 :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信息 » 现代农业 » 农业生物技术

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对水生生物和水域环境影响的评价

成果基本信息
关键词: 引大济湟工程;水生生物;影响;评价
成果类别: 基础理论 技术成熟度: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其他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登记号: 9632013J0102 资源采集日期: 2013-11-10
研究情况
单位名称: 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 技术水平: 国内领先
评价证书号: 青科鉴字[2012]第210号 评价单位: 青海省科技厅
评价日期: 2012.12.20 评价证书号: 青科鉴字[2012]第210号
转化情况
转让范围: 推广形式: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联系方式
联系人(平台): 玉女士 联系人(平台)电话: 0771-5885053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成果简介

引大济湟工程被称为“青海一号水利工程”,主要是通过蓄水、调水和配水工程体系建设,将水资源较丰富的大通河水,穿越大坂山引入较贫水的湟水流域,缓解湟水流域日趋严重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该项目是对黄河流域第一次跨流域调水工程“引大济湟工程”,引水区(石头峡及上游、引水枢纽、引水枢纽坝址下游)和受水区(宝库河、黑泉水库、北川河、湟水河干流)及减脱水河段的鱼类、浮游生物、着生藻类、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等水生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现存量及变幅、主要优势种、生物多样性开展详细调查工作,摸清了上述水域水生生物现状,详细研究修建过鱼设施和鱼类增殖站的水生生物保护措施,首次提出在黄河重要支流建设过鱼通道,成为具有样板和示范作用的涉水工程水生生物评价项目。调查水域断面设置和样点选择、调查分析方法科学合理,评价结果可信,提出的保护措施可行,对引大济湟工程水生生物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整体工作系统、完整、缜密,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也对其它类似项目的实施具有很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适用于我省各流域水利水电等涉水工程水生生物监测与影响评价及“三江源”水生生物的保护工作,标志着我省涉水工程水生生物的监测和评价工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提出的生物保护补偿措施得到了环保部和黄委会的肯定和采纳。

成果名称: 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对水生生物和水域环境影响的评价 关键词: 引大济湟工程;水生生物;影响;评价
成果类别: 基础理论 一级分类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
二级分类名称: 水产养殖 三级分类名称:
研究起止时间: 2008.04 至2010.10 成果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成果属性: 成果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其他
技术成熟度: 技术水平: 国内领先
研究形式: 独立研究 学科分类1: 国家标准GB T13745-92《学科分类与代码》
单位名称: 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 学科分类2:
中图分类号1: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四版) 所属高新技术类别: 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2: 课题来源: 自选
应用行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课题立项名称:
国家科技计划子类别: 课题立项编号:
经费实际投入额 (万元): 15.00 评价单位: 青海省科技厅
评价形式: 评审 应用状态:
评价日期: 2012.12.20 转让范围:
评价证书号: 青科鉴字[2012]第210号 推荐单位: 青海省农牧厅
推广形式: 成果登记号: 9632013J0102
成果简介:

引大济湟工程被称为“青海一号水利工程”,主要是通过蓄水、调水和配水工程体系建设,将水资源较丰富的大通河水,穿越大坂山引入较贫水的湟水流域,缓解湟水流域日趋严重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该项目是对黄河流域第一次跨流域调水工程“引大济湟工程”,引水区(石头峡及上游、引水枢纽、引水枢纽坝址下游)和受水区(宝库河、黑泉水库、北川河、湟水河干流)及减脱水河段的鱼类、浮游生物、着生藻类、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等水生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现存量及变幅、主要优势种、生物多样性开展详细调查工作,摸清了上述水域水生生物现状,详细研究修建过鱼设施和鱼类增殖站的水生生物保护措施,首次提出在黄河重要支流建设过鱼通道,成为具有样板和示范作用的涉水工程水生生物评价项目。调查水域断面设置和样点选择、调查分析方法科学合理,评价结果可信,提出的保护措施可行,对引大济湟工程水生生物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整体工作系统、完整、缜密,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也对其它类似项目的实施具有很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适用于我省各流域水利水电等涉水工程水生生物监测与影响评价及“三江源”水生生物的保护工作,标志着我省涉水工程水生生物的监测和评价工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提出的生物保护补偿措施得到了环保部和黄委会的肯定和采纳。

联系人: 李柯懋 成果登记日期: 2013-02-22
联系人email: kemaoli@163.com 单位代码: 96300172
邮政编码222: 810012 联系人电话: 0971-6259674
单位传真: 0971-6259254 单位通讯地址: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南川西路129号
单位所在省市: 青海省 单位电话: 0971-6259254
转让收入(万元): 0 单位属性: 其他
合作完成单位: 已转让企业数(个): 0
成果发布年份: 2013 知识产权形式:
成果完成人: 申志新;王国杰;李柯懋;陈燕琴;赵娟;关弘弢;简生龙;王振吉;吴慧珍 资源采集日期: 2013-11-10

 友情链接

国科网 广西科学技术厅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孵化圈 南宁高新区双创服务云平台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佛山知识产权网 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