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水生生物;图谱 | |||||
成果类别: | 基础理论 | 技术成熟度: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其他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无 | |||
成果登记号: | 9632013J0262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3-11-10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 | 技术水平: | 国内先进 | ||
评价证书号: | 青科成评字[2013]第079号 | 评价单位: | 青海省科技厅 | ||
评价日期: | 2013.06.19 | 评价证书号: | 青科成评字[2013]第079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推广形式: | 无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玉女士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5885053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1、立项背景 本世纪以来,尤其从2004年起,随着全省重点渔业水域环境监测的深入和野外监测调查条件和装备技术的提高,监测的区域范围不断扩大,采样布点逐步增多,在实际监测中采集到了许多水生生物标本,获取了大量影像图片资料,也积累了众多调查监测的第一手基础材料,历史已有的渔业资料难于系统反映青海水生生物的全貌和特色,业界也一直期待有一部能够比较全面反映青海水生生物状况的图谱类专著,作为了解青海水生生物及资源利用和保护,渔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参考资料。有鉴于此,图谱编者团队对近9年来的监测获得的标本,以及多方协调得到的一些珍贵水生生物图片进行全面整理鉴定。对于引进鱼类,注重收录青海水产历史上较长时期池塘养殖的常见品种和目前我省主推的大水面增养殖品种,整理汇编了包括鱼类、两栖类、水生兽类、甲壳类及水生维管束植物等水生生物种类文字和图片资料,编辑完成了《青海省重点水生生物图谱》。 2、本图谱包括青海省内已采集到的鱼类、两栖类、水生兽类、甲壳类及水生维管束植物等水生生物种类文字和图片资料。 3、图谱中共收入青海水生生物115种:土著鱼类41种,分3目5科15属、外来鱼类23种,分4目7科13属、两栖类9种,分2目5科6属、甲壳类4种,分1门3目4科4属、水生兽类2种,分2目2科2属、水生维管束植物36种,分2门3纲18科28属。其中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鱼类共17种,水生兽类1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有4种,水生兽类1种。 4、技术创新点和先进性 (1)是国内迄今唯一一部系统介绍青海高原水生生物基本状况的图谱原色专著,是青海近年来水生生物监测和保护工作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 (2)首次集省内鱼类、两栖类、水生兽类、甲壳类和水生维管束植物为一体,较为全面收录和反映了青海高原水生生物物种,填补了我省对上述水生生物用原色图片及文字进行记载的空白。 (3)首次对省内水生维管束植物种类及分布统一进行鉴定汇总和整理记录。 (4)鉴定并收录了以前我省土著鱼类分布中未记录的两个种类:祁连裸鲤和黑体高原鳅。 (5)图谱中反映了近年来监测、调查和鉴定水生生物的新成果。通过监测发现鱼类新的地理分布,种群资源变化,生存状况濒危等级;体现出我省珍稀濒危鱼类救护,土著鱼类人工繁育技术等科研成果;补入了近年来主推的水产养殖新技术新品种。 (6)图谱中的图片均为现场采集和多方搜集的珍贵标本图片,具有学术性、权威性和真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