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基本信息 | ||||||
关键词: | 前列地尔;脂微球;冻干 | |||||
成果类别: | 应用技术 | 技术成熟度: | 成熟应用阶段 | |||
体现形式(基础理论类): | 体现形式(应用技术类): | 新工艺 | ||||
成果登记号: | 20120351 | 资源采集日期: | 2012-07-20 |
研究情况 | |||||
单位名称: | 辽宁中海康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 技术水平: | 国内先进 | ||
评价证书号: | 评价单位: | ||||
评价日期: | 评价证书号: |
转化情况 | |||||
转让范围: | 不转让 | 推广形式: | 其他 | ||
已转让企业数(个): | 0 |
联系方式 | |||||
联系人(平台): | 孵化基地 | 联系人(平台)电话: | 0771-3394012 | ||
*成果单位详细联系方式请登录会员;还不是会员,马上注册! |
成果简介 | |||||
前列地尔,又称前列腺素E1(PGE1)是一种活性极强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栓素A2生成、动脉粥样脂质斑块形成及免疫复合物的作用,并能扩张外周血管和冠脉血管的药理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动脉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等)引起的四肢溃疡及微小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四肢静息疼痛,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障碍以及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目前上市的品种为前列地尔粉针(环糊精包和物)和前列地尔注射液(乳剂),其性状为一种白色乳状液体。前列地尔粉针剂在临床使用上,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病人依从性差。前列地尔注射液采用脂微球的载药方式,将药物包封于油相中,大大减小了刺激性的发生。但如果包封率低的话,水相中游离的前列地尔仍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其次,前列地尔化学稳定性差,在水溶液中容易降解成前列腺素A1,已上市的前列地尔注射液(乳剂)中降解产物前列腺素A1含量限度为3微克/ml,占主药的60%。 我们该项成果,其制备的脂微球中的药物主要分布于油水界面,可将90%左右的药物包裹于油相和油水界面中,游离在水中的药物不到10%。 脂肪乳中常用的油如大豆油,为长链脂肪乳,长期使用可能诱发高血脂症,损坏免疫系统和网状内皮系统及肝功能。中链甘油三脂(MCT)是指含1种或多种约6至14个碳原子长度的中链脂肪酸的三酸甘油酯或其混合物。中链甘油三脂与脂蛋白酶亲和力高且迅速,易于在血中被脂蛋白酶降解,不易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长期使用毒副作用小于长链脂肪酸脂。同时,前列地尔在中链甘油三脂中溶解度大于长链脂肪酸脂中溶解度,也有利于增加前列地尔在油相中的含量。 成果发明涉及前列地尔脂微球的制备方法,有前列地尔,注射用油,乳化剂,稳定剂,等张剂和注射用水制成。通过将药物和磷脂先溶解到适宜溶剂中,出去溶剂后再加入油相中,所制的产品包封率有明显的提高,并且减少了降解产物的生成。 将非最终灭菌技术应用到制备技术中,同时对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了最优化,顺利进行了产业化生产。 本品为冻干粉针剂,便于保存和运输,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保证各环节的可控,使药品更加安全。 |